雖然二季度有618等大促活動的加持,但是驅動購買的能力有限,電視品牌開啟下調備貨意愿,同時增加了與面板企業議價的空間。同時,各大電視品牌趕在關稅之前積極備貨美國市場,導致庫存高企,加上經濟下行導致清庫存能力減弱,整機流動速度過慢,各大電視品牌庫存處于高位。
根據奧維睿沃《AVC-Revo-全球電視品牌采、銷、存數據報告》,一季度末,三星電子庫存周數上升至17周,4月底達到19周,LGE庫存提升至13周,國內品牌海信庫存也增長至12周。
根據奧維睿沃(AVC Revo)數據顯示,第二季度全球Top11整機廠面板采購量下調至41.3M,第三季度三星電子/TCL/LGE等頭部品牌采購計劃再度下調,電視整機廠商對面板需求持保守態度。面板行業面臨出貨量承壓的問題。
這對占據面板市場50%以上份額的我國面板企業來說,壓力還是非常大。據洛圖科技發布的《全球電視面板市場出貨月度追蹤》,今年2月份的數據顯示,中國大陸面板廠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達到68.3%,較去年同期提升4.9個百分點,但環比下降了2.5個百分點。
分品牌來看,京東方(BOE)2月出貨量約540萬片,同比增長60.9%,增幅居行業第一;華星光電(CSOT)2月出貨量約430萬片,同比增長48.4%;惠科(HKC)2月出貨量約320萬片,同環比均有所增長,增幅分別為25.4%和12.7%;臺系面板廠商群創(Innolux)和友達(AUO)的合并市占率為22.0%,同環比分別增長1.6和1.2個百分點。
總的來看,在備貨意愿充足的情況下,2月份各大面板企業都實現了增長。但是,隨著備貨期的結束,加上關稅加征的到來,各大面板企業面臨業績的增長壓力。由于今年上半年國補資金消耗過快,引發TV品牌對國內后市的擔憂,最新消息7月會下達新一輪的資金,但是補貼政策相比之前明顯收緊,品牌對下半年國內市場表現也不太樂觀。
雖然面板企業面臨增長壓力,但是作為全球面板制造中心,我國面板企業依然還是有非常強的競爭力。因為全球前幾大電視出貨量品牌都從我國進口面板。
比如三星,今年以來,隨著CSOT收購LGD廣州工廠,面板供應格局調整,為保證供應鏈安全,韓系品牌三星電子策略性增加HKC和INX的面板采購量,同時與BOE重新恢復合作,今年下半年TV面板采購量1.5M,增加55/65/75/85/100寸的合作,BOE同意給予一定的返利支持,同時明年雙方恢復簽署LTA的合作,明年從BOE的面板采購量恢復至3-5M,回到2021年以前的水平。
LGE面板采購依賴大陸3家頭部的面板廠,三家合計占比70%左右,BOE一直是其重要的面板供應商,雙方之間合作穩定,BOE在LGE內部占比接近40%;HKC之間合作穩定在25%左右;CSOT收購LGD廣州工廠以后,LGE順勢增加與華星的采購合作。
TCL采購仍以集團內面板廠華星光電(CSOT)為主,海信整體供應結構分散且保持均衡穩定,BOE為其第一大面板供應商。
總的來說,由于今年上半年國補資金消耗過快,引發TV品牌對國內后市的擔憂,最新消息7月會下達新一輪的資金,但是補貼政策相比之前明顯收緊。這對電視行業的影響還是非常的大,不過作為全球液晶出貨量集中地,還是擁有非常強的競爭能力。
【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】: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歡迎提供相關證據,發送郵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,侵權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