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還有數據顯示,2020年1-2月,我國小家電企業注冊量僅為1.2萬余家,但在其后的3-4月份時間里,這個數值已經翻至將近3倍,市場上小家電企業注冊量已經達到3.6萬家,到11月份時,這一數值已經達到了15萬家。
時間來到2022年春節,商務部數據顯示,年貨節期間,除螨儀、洗地機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0.1%、32.9%。家電消費品質升級,智能投影儀和智能按摩儀同比分別增長89.5%和34.8%。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分析顯示,智能馬桶/智能馬桶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5倍,沖牙器、烘干機、筋膜槍也是Top品類。
不過,雖然疫情讓小家電行業實現了逆勢火熱,但是這其實還只是表象,2022虎年春節更是“回光返照”一樣的火熱,看下面幾組數據就能窺見端倪。
數據顯示,2020年小家電線上市場規模達366億元,同比增長9.4%。然而僅過了一年時間,小家電就開始走了下坡路,零售額和零售量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。2021上半年小家電零售額共計250.8億元,同比下降8.6%;零售量11911萬臺,同比下降8.2%。
如今,小家電的高光時刻已然不復存在。小家電市場為何會出現這樣爆紅后一落千丈的景象呢?筆者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:
首先,小家電市場的火熱是因為疫情催生了“宅經濟”和“懶人經濟”的火熱。近兩年,由于疫情的影響,我國采取了非常給力的居家隔離的“動態清零”模式,長達幾個月的居家生活催生了“宅經濟”的火熱。特別是關于美食、健康的廚房小家電以及個護小家電,需求短時間內非常高漲,帶動了小家電市場的火熱。
另外就是“懶人經濟”的影響,隨著國內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,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“Z世代”更加追求產品的個性與品質,“懶人經濟”應運而生。在傳統品類難以滿足當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情況下,以掃地機器人、洗地機為代表的清潔小家電開始逐漸走俏。
其次,小家電市場的火熱引發眾多品牌進入,導致小家電市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,對行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。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導致許多企業和投資者看到了機會,包括小米、美的、格力等龍頭品牌也加入到了戰局之中。
雖然這些大企業的加入為小家電市場帶來生機,但是小家電市場的門檻并不高,所以其它加入的企業品質和資質良莠不齊,反正都是代工廠出品,產品的品質無法得到根本的保障。據相關報道顯示,幾乎每一次相關監管部門抽查,都有40%左右的小家電質量不合格!皟r低質劣”的普遍現象磨滅了消費者購買小家電產品的信心。
最后,消費者逐漸回歸理性,小家電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逐漸減弱。疫情讓年輕消費群體的節奏放慢,體驗生活的同時沖動購買了小家電產品,等到疫情結束,回到工作中的時候發現小家電產品的使用率變得很低。所以,小家電的消費也是在疫情這個特殊情況下做出的沖動消費。隨著疫情的好轉,人們的消費沖動也終將回歸理性。
雖然小家電市場的熱度逐漸消退,但是我國小家電市場依然充滿機會。我國家庭擁有小家電數量僅為9.5個,而美國家庭小家電個數為31.5個,位居全球第一。英國、澳大利亞、德國和法國家庭小家電數量在20-30個之間,均處于較高水平。
較歐美國家差距較大,我國仍有較大發展空間。
【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】: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歡迎提供相關證據,發送郵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,侵權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