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蘇寧易購全國超600家門店已經完成美團入駐,覆蓋175個城市。同時,雙方表示,將繼續深化合作,計劃在2023年入駐門店超1000家。蘇寧易購智能互聯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未來還將持續與美團推進即時零售共建,探索空調、冰洗等大家電即時配送服務模式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蘇寧和美團雙方合作的出發點,正是在于即時零售。而蘇寧易購則更為看重美團在即時零售上的優勢地位,希望能借此自救。
何謂“即時零售”?今年7月份,商務部在《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》首次明確提及“即時零售”,并將其作為新消費場景之一。簡單來說,即時零售就是通過一小時以內的即時履約,拓展和連接實體商戶、倉儲等本地零售供給,服務于消費者的即時需求,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典型業態。
據了解,最早的即時零售可以追溯到2013年在美國成立的外賣平臺Gopuff。Gopuff曾表示“在技術協調和訓練有素的員工配合下,最快能在90秒內完成挑選、包裝和發送訂單的全過程”。這樣縮短配送時間的外賣,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稱為是一種“即時零售”了。
今年8月5日,央視新聞頻道在近十分鐘的專題報道中,專門解讀了即時零售。案例中的90后老板借助即時零售實現了月銷100萬的逆襲。嚴格來說,即時零售是疫情期間發展起來的。疫情之下,堂食、娛樂、旅游等線下消費增速放緩,加速了即時零售等消費新業態的推廣?梢哉f,即時零售賽道存在著一定發展前景,一方面,人們的即時消費需求是廣泛存在的,而另一方面,即時零售的存在與發展,在某種程度上,也是對零售行業的重構。
事實上,從國家層面看,有關部門正在逐步推動即時零售的發展。2021年7月,商務部等11部門印發的《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》便提出,統籌考慮當地電子商務、即時配送等在線商業發展水平,做到實體門店配置與在線商業發展相協調。
對于即時零售的未來發展前景,相關機構也作了預估。招商證券認為,2025年,即時零售的規模有望達到10964億元。未來五年,年度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6%。艾瑞咨詢認為,2021年我國零售O2O滲透率約1.6%,預計2025年提升至7.8%,2025年即時零售規模約為1.2萬億元。
更重要的是,即時零售頗受年輕用戶青睞。艾瑞咨詢數據顯示,在即時電商的用戶群體中,85后及90后人群占比超過64.6%。埃森哲發布的研究報告則現實,超過50%的95后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當天甚至半天內就能收貨,更有7%的消費者希望能在下單后2小時收到商品。
可見,即時零售發展前景十分廣闊。近兩年,即時零售引起各路資本前所未有的重視,美團、阿里、京東等平臺巨頭均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加入到即時零售賽道當中。有業界專家指出,從電商物流的比拼已經進入到“最后一公里”、外賣配送逐漸向同城配送本地電商延伸的情況來看,即時零售正成為巨頭深入彼此腹地的突破口。
作為開拓者,去年美團在閃購數字零售大會上,宣布將啟動面向品牌商的“十億品牌成長計劃”,和面向連鎖商超的“百城萬店行動”,未來五年助力100個品牌在美團閃購的交易額突破10億元。美團認為,即時零售已成為一種新的在線購物方式,今年二季度,美團即時配送訂單數增長至41億筆。
而阿里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布局分散在不同業務板塊,主要包括餓了么、淘鮮達、天貓超市、盒馬等,具體業務形態各不相同,但都把快速配送作為核心能力。今年第一季度,餓了么所在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29%,在阿里各條業務線中排名第一,顯著高于公司整體9%的營收增速。
有著全國城鎮網點、物流優勢、騎手優勢的京東,在去年雙11整合了“京東到家”、“京東生鮮”小時達等入口,首次推出即時零售品牌“小時購”,目標設定為滲透50%的京東用戶。今年3月,京東整合了京東到家、京東零售全渠道到家業務部等本地生活類業務,成立了同城購業務部,主攻到家業務。據了解,今年618期間,京東小時購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超400%,京東小時購、京東到家銷售額同比增長77%。
總之,如今當天下單、當天送達的即時零售,已成為高速運轉平臺新的增長引擎。有家電行業人士認為,隨著更多玩家的入局,即時零售會越發深入人心,并且隨著未來用戶需求的放大,即時零售進一步覆蓋到家電品類也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【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】: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歡迎提供相關證據,發送郵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,侵權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