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追求美感、注重品質的消費者,癢點在哪里?
進入2022年,TCL大動作頻頻,爆炸性新品如雨點般投入市場。
3月9日,TCL推出三款采用第三代QD-Mini LED技術的電視新品:X11、C12E和98X9C Pro,一舉引爆高端賽道;4月20日,TCL又發布4K 144Hz、被稱為高刷大尺寸電視“天花板”的真高刷電視T7E;5月16日,TCL再下一城,推出了畫質、價格雙王炸的Mini LED電視新品Q10G。
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,3、4月亮相的新品全部是萬元以上的高端電視,像98X9C Pro的價格甚至達到39999元。但剛剛問世的Q10G不同,其新品首發價4499元起,這款憑借質價比取勝的產品,更適合追求美感、喜愛科技、敢于嘗鮮的年輕消費者。
來自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,以80、90后為主體的年輕新中產用戶人群規模已達2億,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堅力量。他們“只選合適的,不選貴的”,愿意做“高科技產品的嘗鮮者”,相比“價格”更在意“品質”,同時“不迷戀logo,但崇尚品牌態度”等等。
很顯然,集Mini LED技術、4K120Hz高刷新率、4GB+64GB超大內存、雙杜比音畫等于一體的Q10G,將憑借4499元起的價位,深受這類用戶群體青睞。
2、TCL Q10G如何實現畫質、價格的雙向奔赴?
Q10G最大的亮點在哪里?又該如何打動受眾人群?這兩個問題都可以用兩個字來回答:畫質。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移動互聯網深入社會各個層面,電視作為大屏播放設備,其畫質被認為是決定用戶購買和使用體驗的關鍵因素。而決定畫質的共有五大要素,首先是清晰度,也就是分辨率,分別率越高,畫面就越細膩,細節表現越好;其次是色彩,色域值越高,畫面色彩越豐富;再次是亮度,亮度越高畫面視覺效果越強烈;再次是對比度,決定了畫面細節是否明顯;最后是刷新率,普通電視一般采用60Hz,高端電視采用120Hz,刷新率越高畫面越流暢。
在介紹Mini LED之前,有必要解釋下分區背光。液晶電視之所以能為觀眾呈現畫面,是因為屏幕背后有很多LED燈泡,分區背光則是把背光源(LED燈泡的集合體)分成多個區域,每個區域都可以進行獨立控制,根據電視畫面的明暗進行區域光源調節。就理論而言,分區越多,控光就越精細。
Mini LED正是一種追求更多分區和更精細控光的技術,“本體”是直徑在50-300微米的微型LED燈珠芯片,僅有普通LED燈珠的百分之一大小,因此同樣大小的背光源可以布局更多燈珠,實現更多、更小面積的背光分區。像TCL Q10G系列,最高背光分區數就達到448(85吋),55/65/75吋的背光分區數也達到了240/288/360,遠超傳統的QLED和OLED電視。
憑借巨大的背光分區數量,TCL通過微米級點陣式分區控光,賦予Q10G 1千萬:1的動態對比度和1000nits超高峰值亮度,而且支持HDR 1000的高動態范圍,按照DCI-P3色域標準,色域值也達到98%,強強聯合之下,Q10G實現了超越人們想象的百萬級畫面細節。
從清晰度、色彩、亮度、對比度到刷新率,TCL Q10G都做到了極致,由此打造了顛覆視界認知的王炸畫質,輕松命中追求美感、喜愛高科技的新中產人群的癢點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這款Mini LED電視新品的價格也一樣王炸,55/65/75/85吋的新品首發價分別為4499元、6499元、8499元和12999元,相比于其他品牌的Mini LED電視,價格相當親民,由此一舉實現畫質和價格“雙王炸”。
3、推動Mini LED技術下沉,對行業有哪些益處?
如今的Mini LED電視,漸漸成為電視市場的主流趨勢。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最新市場調研,之前對Mini LED背光技術處于觀望的品牌,在新型顯示器的規劃上導入Mini LED背光的意愿增強,如電視品牌廠商索尼、夏普、海信等紛紛在今年加入。奧維睿沃則預測,預計2022年全球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的出貨規模將達400萬臺,同比增長167%。
在眾多入局Mini LED的電視廠商中,如果說TCL是Mini LED電視的最佳推廣者,應該沒有人反對。早在2016年,TCL就率先對Mini LED進行全產業鏈布局,2018年發布全球首臺Mini LED電視,2019年成為全球首個實現Mini LED電視量產的品牌。2020年,TCL智屏全年銷售3350萬臺,平均一秒賣一臺,繼續蟬聯國產電視全球銷量第一。
可以預料,在TCL的持續推動下,憑借在Mini LED領域的領先優勢,TCL將繼續扛起國內電視行業技術創新和銷量增長的大旗,進一步提升國產電視在國內以及全球的影響力,推動市場健康穩定發展。
【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】: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歡迎提供相關證據,發送郵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,侵權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