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智能電視市場出現了大幅下滑的現象,但是這與全球經濟低迷以及我國電視行業已進入存量時代不無關系。在電視行業前幾年瘋狂擴張之后,也提前透支了電視未來的市場,造成我國電視行業提前進入存量時代的窘境。
雖然我國智能電視行業發展低迷,但是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之一,其發展潛力依然非常大。特別是在近幾年的發展中,我國智能電視行業幾乎已經成為全球電視的風向標,許多首發技術和產品都在國內首推,引領全球。
2021年即將結束,那么2021年電視市場有哪些令人驚艷的瞬間呢?
引領智能電視大尺寸化進程
我國智能電視的大尺寸化進程不斷加速,平均尺寸已成為全球第一。2020年我國電視市場65英寸以上產品占比超25%,較去年同期增長6.5%,2020年全年平均尺寸52.4英寸,增長了1.5英寸。
進入2021年,在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上漲,而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上漲相對滯后的情況下,電視品牌將目標投向更大尺寸的電視。在今年的AWE2021、UDE2021等各大展會以及品牌發布會上,更大的75、85英寸成為主陣地。進入下半年,面板開始降價的時候,大尺寸電視依然實現了大幅了增長。
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,今年10月的電視市場中,在75英寸、75+英寸市場份額方面,線下市場75英寸產品由去年同期的15.5%增加至22.6%,75+產品從12.8%增加至18.9%;線上市場75英寸產品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9.1%增加至13.8%,75+產品市場份額從3.4%增加至6%。
不難發現,大尺寸化進程在不斷加速,同時也催生了電視更新換代的需求。
創新顯示技術驅動力不斷加強
從第一臺電視到如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,在這百年的發展中,電視行業也迎來了脫胎換骨的發展。作為終端顯示設備,電視行業的發展和更替也可以看成是顯示技術的更新和迭代,電視行業的發展史就是創新顯示技術的更替史。
從過去的CRT到液晶、PDP(等離子),再到如今的OLED、Mini/Micro LED、量子點和激光電視,電視行業的創新顯示技術百花齊放,共同構成了競爭十分激烈的電視行業。一時間就如同戰國時代群雄紛爭群起,“戰亂”不斷。
一直以來,液晶是出貨量的主流,也是價格戰最集中的領域。其他創新顯示技術領域比如OLED領域又因為產能供給不足、面板價格過高,量子點出貨量主要集中在三星,激光電視基數太小。所以,創新顯示技術產品對整個智能電視行業的煥新驅動力明顯不足。
但是,隨著Mini LED背光技術的出現,為整個電視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,填補了智能電視行業由入門級到高端跨越的空白。Mini LED背光技術能帶來更多的細膩的背光分區,能充分發揮液晶電視最大的剩余價值,填補中端市場空白。
目前,Mini LED已被廣大電視品牌采用,成為替代普通LED背光液晶電視的最后解。
OLED市場迎來全新的格局
OLED有機自發光技術的優勢這里就不作過多的贅述,OLED已經成為高端的代表,引發各大電視品牌的追逐。但是,由于OLED面板供應緊缺,成本過高一直制約OLED電視的發展。但是,在2021年,OLED領域迎來了巨變,全新的格局即將產生。
首先是三星QD-OLED已經開始量產,在2019年三星顯示(SDC)宣布投資13.1萬億韓幣(約780億元人民幣)用以QD OLED電視面板的產線建造與研發。經過長達2年研發和試產,預計今年11月在忠南牙山8.5代產線(Q1)上實現量產,按照之前計劃,目標產能為每月30K。
另外,在11月16日,TCL華星光電(以下簡稱“TCL華星”)在其全球顯示生態大會上發布了5款全新顯示技術與顯示產品,其中的65英寸8K噴墨印刷OLED是目前全球最大尺寸基于印刷技術的OLED面板,噴墨印刷式OLED似乎正在成為推動OLED電視發展的另一條路。
隨著各大產業鏈開始量產OLED面板之時,這個代表高端電視的產品,將慢慢發展壯大,成為取代液晶電視的最佳之選。
2021年即將結束,雖然智能電視行業的出貨量表現不盡人意,但是所展現出來的趨勢和發展態勢,智能電視行業未來依然充滿期待。
【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】: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歡迎提供相關證據,發送郵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,侵權必究。